根据中基协数据,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连续两月环比下降超50%,降至个位水平,上次下降至个位水平还是2023年5月《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正式施行,2023年5月之后,管理人登记数量断崖式下跌,一直在低位徘徊。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注销方面,2月注销管理人近350家,为2023年1月之后注销最多的一次。中基协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管理人的出清也不断持续。
基金募集方面,2024年头两月共有880只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同比下降19%。
私募股权基金募资结构两极化的趋势愈发显著,一方面管理人和募资基金数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单只规模过百亿的政府引导基金、大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和基建基金不断组建。
市场不是没有钱了,而是众多GP拿不到手了。由于宏观周期与产业发展等因素导致的市场逻辑切换,原来的很多GP都难以满足当前LP的诉求,新设立百亿基金的GP也发生了变化。
两会期间,聚集中国创投行业发展的相关提案中,有委员指出创投行业募资难,其中一点是“行业分化加剧,大额基金多为国资背景管理人管理。10亿元以上的人民币基金有半数以上由国资背景管理人所管理,而超百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则全部由国资背景管理人管理。”
这一点在新备案的基金中更为明显,今年以来,新备案基金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管理人几乎全都拥有国资背景。在市场切换的同时,管理人的画像也在进行巨大的转变,国资背景的管理人在当前市场中占据最重要位置,老牌外资机构从募资前列中淡出,而不论是国资还是外资,拥有更多产业资源的GP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
新百亿基金关注智能信息
截止2月底,今年共有19只规模在百亿及以上的基金在中基协完成备案,根据新闻披露,其中有8只有参投子基金策略,分别为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抚州市现代产业引导股权基金、宜春市现代产业引导股权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在这些百亿基金中,基金落地于北京的数量最多,达5只,智能科技相关基金就有3只,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关键赛道,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面变革”,预计接下来北京将把更多目光放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上。随着ChatGPT 、Sora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出现,和资金流的传导,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预计将迎来大幅增长。
同样关注这一领域的还有贵州和安徽黄山,根据相关报道,贵州结合当地优势深入推进“东数西算”,抢抓机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而黄山市新兴产业基金则选择招商局资本作为GP,通过引入更加专业的市场化管理机构,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让引导基金能够起到更好地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效果。这也反映出同时具有国资背景和产业经验的GP,更能满足主导资金端市场的政策型LP们的诉求,他们也越来越在管理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百亿基金的GP多有国资背景或产业资源
将2024年1、2月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百亿基金的GP正在发生变化,国资背景GP的数量占比进一步上升,更多的产业资本管理人出现,传统头部机构则进一步减少,亦或是通过拥抱国资GP共同担任百亿基金的管理人。
1.国资背景GP占据主导
以上新备案的百亿基金中,除普洛斯之外的管理人均有国资背景。
对比去年同期,规模在百亿以上基金的管理人中,具备国资背景的管理人占比从70%上升至89%。这些国资股权投资机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国家战略型基金和央企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二是地方政府直接出资做GP(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发起的基金或金控平台;三是国资系/国企产业方。
第一类较早参与到市场中,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二三类则是,许多地方政府不满足于做基金背后的出资人,开始“招兵买马”自己下场投项目。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地方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发现,地方国资平台下场做投资或能更直接有效实现招商引资。
例如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管理人为贵安新区鲲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些扎根于当地的机构们,也许会更懂得当地的产业发展,也更有耐心培育企业的发展。
但与之相对的则是非国资背景的GP,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2.外资也得有产业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活跃的外资GP也发生了变化。
从募集基金数量(旗下新备案基金数量)来看,去年红杉中国与纪源资本排名位居前列,今年则低于整体平均水平,而今年排名居前的则是普洛斯。
在近3个月之间,普洛斯已经共有6只基金完成备案。普洛斯专注供应链、大数据及新能源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产业服务与投资,其拥有的大型基础设施运营的经验与相关产业资源,在当前各地招商内卷的背景下,无疑是有极强的吸引力。
3.产业资本受到更多关注
在百亿基金的管理人中,还有一类机构值得关注——产业资本。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百亿基金的GP中有更多产业资本的身影,福能兴业、广汽资本、招商局资本、中电智慧基金新备案的基金总计规模超400亿。拥有丰富产业经验的产业资本能够更好地帮助当地培育产业资源,另一方面,具有国资背景的地方“链主”、行业龙头们本就拥有充足的资金,同时也具有支撑地方发展的任务,与政策型LP拥有相同的话语体系,能够更多地降低沟通成本,自然更容易获得引导基金的青睐。
例如2023年底广汽集团、广州产投与中国银行联合发起设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的广州新祺智联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市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和全球知名的“智车之城”的城市发展方向,结合广汽集团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的优势地位,二者的结合共同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成为当前地方发展典型代表。
老牌头部机构积极合作
面对市场逻辑的变化,头部机构们也在积极布局,通过与国资机构或是产业资本合作,将自身专业行业经验与后者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从工商信息来看,北京的三只智能信息基金都采用双GP形式,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的另一个GP是启明创投,而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则是君联资本。
不仅是与政策型LP合作,君联资本还在去年与明德生物共同组建明熙资本,旗下的武汉市明君合纵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经在2023年7月完成备案,目前已经有2笔对外出资。此前在2019年,君联资本还与康龙化成组建康君资本。
头部机构们凭借多年在行业积累的专业经验与社会资源,与政策型LP和产业资本们形成良好的合作,为机构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与可能。
结语
当前市场化资金募集困难,创投行业出资人结构以政府引导基金和国企为主,国资背景资金占比近八成,整个资金募集市场来源更加单一。
对于管理人来说,市场出清的持续,政策型LP的主导,投资赛道同质化加深等因素都在从竖向加剧GP的生存困难。从横向来看,国资GP和具有产业背景的GP则进一步挤压市场化GP的生存空间。
LP结构的变化对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逐渐在GP端显现,国资和产业正在逐渐代替传统头部机构,以招商为导向的投资成为当前创投行业的主要逻辑。
而其他的GP们如何在这场大洗牌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也许头部GP的布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热文:猎头开始放弃VC/PE
根据中基协数据,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连续两月环比下降超50%,降至个位水平,上次下降至个位水平还是2023年5月《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数量》正式施行,2023年5月之后,管理人登记数量断崖式下跌,一直在低位徘徊。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注销方面,2月注销管理人近350家,为2023年1月之后注销最多的一次。中基协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管理人的出清也不断持续。
基金募集方面,2024年头两月共有880只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同比下降19%。
私募股权基金募资结构两极化的趋势愈发显著,一方面管理人和募资基金数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单只规模过百亿的政府引导基金、大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和基建基金不断组建。
市场不是没有钱了,而是众多GP拿不到手了。由于宏观周期与产业发展等因素导致的市场逻辑切换,原来的很多GP都难以满足当前LP的诉求,新设立百亿基金的GP也发生了变化。
两会期间,聚集中国创投行业发展的相关提案中,有委员指出创投行业募资难,其中一点是“行业分化加剧,大额基金多为国资背景管理人管理。10亿元以上的人民币基金有半数以上由国资背景管理人所管理,而超百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则全部由国资背景管理人管理。”
这一点在新备案的基金中更为明显,今年以来,新备案基金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管理人几乎全都拥有国资背景。在市场切换的同时,管理人的画像也在进行巨大的转变,国资背景的管理人在当前市场中占据最重要位置,老牌外资机构从募资前列中淡出,而不论是国资还是外资,拥有更多产业资源的GP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
新百亿基金关注智能信息
截止2月底,今年共有19只规模在百亿及以上的基金在中基协完成备案,根据新闻披露,其中有8只有参投子基金策略,分别为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抚州市现代产业引导股权基金、宜春市现代产业引导股权基金、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在这些百亿基金中,基金落地于北京的数量最多,达5只,智能科技相关基金就有3只,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关键赛道,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面变革”,预计接下来北京将把更多目光放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上。随着ChatGPT 、Sora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出现,和资金流的传导,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预计将迎来大幅增长。
同样关注这一领域的还有贵州和安徽黄山,根据相关报道,贵州结合当地优势深入推进“东数西算”,抢抓机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而黄山市新兴产业基金则选择招商局资本作为GP,通过引入更加专业的市场化管理机构,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让引导基金能够起到更好地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效果。这也反映出同时具有国资背景和产业经验的GP,更能满足主导资金端市场的政策型LP们的诉求,他们也越来越在管理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百亿基金的GP多有国资背景或产业资源
将2024年1、2月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百亿基金的GP正在发生变化,国资背景GP的数量占比进一步上升,更多的产业资本管理人出现,传统头部机构则进一步减少,亦或是通过拥抱国资GP共同担任百亿基金的管理人。
1.国资背景GP占据主导
以上新备案的百亿基金中,除普洛斯之外的管理人均有国资背景。
对比去年同期,规模在百亿以上基金的管理人中,具备国资背景的管理人占比从70%上升至89%。这些国资股权投资机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国家战略型基金和央企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二是地方政府直接出资做GP(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发起的基金或金控平台;三是国资系/国企产业方。
第一类较早参与到市场中,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二三类则是,许多地方政府不满足于做基金背后的出资人,开始“招兵买马”自己下场投项目。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地方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发现,地方国资平台下场做投资或能更直接有效实现招商引资。
例如贵州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管理人为贵安新区鲲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些扎根于当地的机构们,也许会更懂得当地的产业发展,也更有耐心培育企业的发展。
但与之相对的则是非国资背景的GP,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2.外资也得有产业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活跃的外资GP也发生了变化。
从募集基金数量(旗下新备案基金数量)来看,去年红杉中国与纪源资本排名位居前列,今年则低于整体平均水平,而今年排名居前的则是普洛斯。
在近3个月之间,普洛斯已经共有6只基金完成备案。普洛斯专注供应链、大数据及新能源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产业服务与投资,其拥有的大型基础设施运营的经验与相关产业资源,在当前各地招商内卷的背景下,无疑是有极强的吸引力。
3.产业资本受到更多关注
在百亿基金的管理人中,还有一类机构值得关注——产业资本。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百亿基金的GP中有更多产业资本的身影,福能兴业、广汽资本、招商局资本、中电智慧基金新备案的基金总计规模超400亿。拥有丰富产业经验的产业资本能够更好地帮助当地培育产业资源,另一方面,具有国资背景的地方“链主”、行业龙头们本就拥有充足的资金,同时也具有支撑地方发展的任务,与政策型LP拥有相同的话语体系,能够更多地降低沟通成本,自然更容易获得引导基金的青睐。
例如2023年底广汽集团、广州产投与中国银行联合发起设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的广州新祺智联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市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和全球知名的“智车之城”的城市发展方向,结合广汽集团作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的优势地位,二者的结合共同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成为当前地方发展典型代表。
老牌头部机构积极合作
面对市场逻辑的变化,头部机构们也在积极布局,通过与国资机构或是产业资本合作,将自身专业行业经验与后者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从工商信息来看,北京的三只智能信息基金都采用双GP形式,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的另一个GP是启明创投,而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则是君联资本。
不仅是与政策型LP合作,君联资本还在去年与明德生物共同组建明熙资本,旗下的武汉市明君合纵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经在2023年7月完成备案,目前已经有2笔对外出资。此前在2019年,君联资本还与康龙化成组建康君资本。
头部机构们凭借多年在行业积累的专业经验与社会资源,与政策型LP和产业资本们形成良好的合作,为机构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与可能。
结语
当前市场化资金募集困难,创投行业出资人结构以政府引导基金和国企为主,国资背景资金占比近八成,整个资金募集市场来源更加单一。
对于管理人来说,市场出清的持续,政策型LP的主导,投资赛道同质化加深等因素都在从竖向加剧GP的生存困难。从横向来看,国资GP和具有产业背景的GP则进一步挤压市场化GP的生存空间。
LP结构的变化对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逐渐在GP端显现,国资和产业正在逐渐代替传统头部机构,以招商为导向的投资成为当前创投行业的主要逻辑。
而其他的GP们如何在这场大洗牌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也许头部GP的布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热文:猎头开始放弃VC/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