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ASED GLOBAL PLATFORM FOR GPs & LPs
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邮箱地址
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创建一个新帐户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名称
邮箱地址
密码
确认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已有账户? 登录!
请到邮箱确认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FOF WEEKLY Account terms of service
1. 本网站注册会员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发布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病毒、政治言论、商业信息等信息。
2,在所有的文章发表在网站,该网站编辑最后的权利,并有权打印或发布给第三方,如果您的信息不全,我们将有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使用你的工作发表在网站。
3.在注册过程中,您将选择注册名称和密码。登记名称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您必须对您的密码保密,并且您将对以您的注册名称和密码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已有账户? 登录!
邮箱地址

LP要不到钱,只能要参与感

FOFWEEKLY Updated November 20, 2023

本期导读:

GP募资时,业绩和项目是基础,能够为LP提供其想要跟投的项目份额也十分关键,让LP有参与感,关键时刻还要满足LP的情绪价值,这样合作关系方可长远。

作者|FOFWEEKLY


行业步入寒冬期,市场情绪及媒体气氛的关注点多指向GP端。LP不出资了、LP离开市场、LP“无理要求”变多了……

市场下行,GP日子艰难,LP也面露难色,“不出钱并非是本意,奈何GP不争气”。

业内常把GP与LP的关系调侃为“夫妻关系”,如今关系破裂的‘夫妻’越来越多,LP无奈下场吐槽、甚至开撕。

然而在LP眼中:自己要的并不多,无非是想要赚钱,再不济也要有跟投份额,让自己有参与感。


GP开口喊难,LP开口控诉


眼下的行业环境,GP陷入了无法言语的困顿中,投资出不了手,募资找不到路,退出没有突破口,投后陷入与各方拉扯甚至battle的局面……

行业遇冷,GP处境艰难,叠加行业媒体渲染,更加奠定了GP的“弱势”地位,而它的另一端,是占据上峰位势的LP。言语中LP被寄予厚望,然而这两年LP却轻易不敢出手,或者没有兴趣出手,尤其是市场化LP。

GP眼中,LP掏钱越来越难、能掏钱的LP越来越少,还有兴趣掏钱的LP要求却越来越多。为了募资,GP不得已在管理费上做出让步、在项目份额上做出牺牲。

而另一边,受市场氛围影响,LP一言不合就会“翻脸”,与已合作的GP矛盾频发,甚至到了口诛笔伐的地步,LP愤然出手对GP进行声讨。

据不完全了解,今年LP与GP之间出现矛盾争议的事件就不少于3起。某基金背后多家LP聚集在一起共同邀请媒体公开炮轰,并请求媒体对事件进行公开曝光;某GP擅自变更投资标的LP要起诉;某个人LP亲自对已投的知名GP进行控诉……

拉黑GP、下场开撕、写小作文控诉、寻求媒体曝光等不体面的事件在创投圈频繁发生。

LP愈发“强势”,GP的处境不仅难,还“卑微”。然而矛头的根源却指向了GP与LP之间“信任关系的崩塌”。

过去,LP与GP之间更像是雇佣关系,LP把钱交给GP,GP为LP提供专业的管家服务,目的是为LP管理好钱、为LP带来收益。然而当期限满后,多数管家却无法兑现,使得LP对GP之间的产生信任危机。

被伤害的LP,正如夫妻关系中感情受挫的一方一样,不敢易出手。

GP认为现下LP要求多了,而在LP眼中,自己要的并不多,无非是“想要得到尊重、想要有所陪伴”。


双方矛盾升级


矛盾升级,亲密关系如何再建立?

这两年,市场化LP集体收缩,尤其是家办和市场化母基金,陆续离开牌桌,转行的、做FA、下场做直投的、自己创业找PE/VC注资……

根据FOFWEEKLY 发布的2023-Q3 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活跃指数,三季度一季度市场综合指数依然是下跌状态。最活跃的LP依然是产业和政策型,而财务型LP出资次数和渗透率虽然相对稳定,但对市场的资金供给量进一步收紧。

数据层面令从业者心寒,市场感知也是如此。近期,在与负责募资的朋友交流时,不少朋友都表示基金推进困难重重,募资压力徒增,个人也面临职业压力。

LP出手谨慎一方面是大环境所致,对未来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则是过往的投入不达预期,心生不满,失望所致的逃离。LP对GP提出更多要求的核心原因也同样在于对投资回报信心不足。

究其原因,LP与GP之间的矛盾点是由一方过度承诺而无法兑现所导致的。

1.业绩无法兑现,LP信心缺失

为了搞定LP出资,GP给LP无限画饼、承诺,并善用包装,塑造对机构外品牌形象等来取得LP的信任,从而达到合作目的。

有LP吐槽:“合作前GP随叫随到,甚至清楚地了解L喜好,不叫也到。而一旦合作成功,资金和管理费到手后,GP又有了另一副面孔,日常该有的信息披露需要LP催着才能给”

更何况,大部分GP保证的回报无法兑现。

根据FOFWEEKLY《LP晴雨表2023》中披露的调研数据,超过70%的LP的DPI没有到1,近半数LP的综合IRR与所基金平均IRR在10%-20%,仅有3%的LP综合IRR达到40%以上。

经过时间验证,LP看到的结论是:投股权产品的回报确实相对一般。受市场环境下行影响,本身就信心不足的LP,不仅要担忧大环境,还担忧GP的业绩。

2.画大饼太多,双方预期不对等

承诺无法兑现,进而导致LP心生不满,矛盾升级成为必然的结果。

此外,一旦承诺说出口,在兑现过程中若出现偏差或变化,LP在等待的过程中或将产生新的想法,容易造成双方预期不对等情况,这也是导致双方矛盾升级的一大因素。

LP眼中:大部分GP都是“渣男”,画的饼大多都无疾而终。类似事件发生得多了,LP们也逐渐醒悟并产生共鸣,致使LP出资越来越谨慎,同时对GP的要求也愈发“苛责”。

于是,管理费的收取规则变了、吐槽GP的LP变多了、LP要求GP兜底的一幕也陆续发生。

近期在与市场化LP交流时,LP坦言:投GP,无非是想要和GP配合得更好,诉求是让GP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自己创造营收和投资机会。


要不到钱,至少也要参与感


GP募资困境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FOFWEEKLY发布的《GP生存发展报告》指出:在市场全面“无差别出清”的大环境下,硬实力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GP需要构建软实力体系,提高自身的功能价值,应具备资管属性和功能属性。

事实上,作为出钱的一方,LP的核心诉求就是GP为其提供价值,放在第一位的赚钱,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LP对GP的功能性价值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政策型LP,GP的功能性价值体现在招商引资层面;对于产业型LP,可能会需要GP帮助他们寻找相关的项目而财务型LP的也有与之匹配的功能性需求。

某市场化LP曾用三句话来概括理想中的合作关系:1.互相配合,你为我创造收益,为我提供跟投项目份额,让我有所参与感;2.我喜欢和你喝一杯;3.我叫你过来喝一杯的时候你也很快过来喝一杯。

既然钱赚不到,至少也要让LP有参与感,情绪价值得到满足。

1.创造收益,让LP有参与感

市场化LP的诉求是追求相对高的财务回报,投资GP就是为了让GP为自己赚钱,至少也要为LP提供项目跟投机会,让LP有参与感,并在参与之中把钱赚到。

2.自身得到提升

其次在与GP合作过程中,希望可以有更多深度交流的机会,从GP身上学到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或认知,这也就要求GP必须有远高于他人的认知水平。

3.提供情绪价值

不少GP在敲定LP后,就一改合作前夕的“殷勤姿态”。合作前组局喝酒与LP攀谈交流,合作后,再也不见GP的身影。

近期,就有LP对其刚参投的一家GP展开吐槽,据悉确认合作之后,该机构合伙人就鲜少露面,LP表示体验感很一般。

对GP而言,募资时业绩和项目是基础,能够为LP提供其想要跟投的项目份额也十分关键,让LP有参与感,关键时刻还要满足LP的情绪价值,这样合作关系方可长远。


结语


LP与GP的合作前提建立在信任之上,而信任源自于1.GP真实、靠谱的优秀业绩,2.投资策略与LP在同一叙事框架下,3.诚意十足,为LP推荐优质的直投份额等,来满足LP的参与感,4.过往与LP有深度交集,且后续依然能提供陪伴、交流的情绪价值等。

LP与GP最恰当、合适的相处方式就是互相信任、尊重、学习、成就、陪伴,LP为GP提供资金,GP为LP带来回报,同时满足其日渐多元化的诉求。

下行周期,GP要保持敬畏,用好每一分钱,用信任和真诚挽回LP“冰凉”的内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热文:先走出焦虑的投资人已经忙起来了

热文:LP已经把GP当FA了

荐读:投资赛道拥挤,GP如何破局?

活动为什么GP都往杭州跑?

推荐阅读
一周快讯丨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征集母子基金管理机构;50.1亿,漳州最大规模母基金备案成功;70亿元,富士康拟设立绿能开发基金
普莱柯参投设立产业基金
深中发展基金成功完成备案
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
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邮箱地址
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创建一个新帐户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名称
邮箱地址
密码
确认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已有账户? 登录!
请到邮箱确认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FOF WEEKLY Account terms of service
1. 本网站注册会员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发布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病毒、政治言论、商业信息等信息。
2,在所有的文章发表在网站,该网站编辑最后的权利,并有权打印或发布给第三方,如果您的信息不全,我们将有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使用你的工作发表在网站。
3.在注册过程中,您将选择注册名称和密码。登记名称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您必须对您的密码保密,并且您将对以您的注册名称和密码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已有账户? 登录!
邮箱地址

LP要不到钱,只能要参与感

FOFWEEKLY Updated November 20, 2023

本期导读:

GP募资时,业绩和项目是基础,能够为LP提供其想要跟投的项目份额也十分关键,让LP有参与感,关键时刻还要满足LP的情绪价值,这样合作关系方可长远。

作者|FOFWEEKLY


行业步入寒冬期,市场情绪及媒体气氛的关注点多指向GP端。LP不出资了、LP离开市场、LP“无理要求”变多了……

市场下行,GP日子艰难,LP也面露难色,“不出钱并非是本意,奈何GP不争气”。

业内常把GP与LP的关系调侃为“夫妻关系”,如今关系破裂的‘夫妻’越来越多,LP无奈下场吐槽、甚至开撕。

然而在LP眼中:自己要的并不多,无非是想要赚钱,再不济也要有跟投份额,让自己有参与感。


GP开口喊难,LP开口控诉


眼下的行业环境,GP陷入了无法言语的困顿中,投资出不了手,募资找不到路,退出没有突破口,投后陷入与各方拉扯甚至battle的局面……

行业遇冷,GP处境艰难,叠加行业媒体渲染,更加奠定了GP的“弱势”地位,而它的另一端,是占据上峰位势的LP。言语中LP被寄予厚望,然而这两年LP却轻易不敢出手,或者没有兴趣出手,尤其是市场化LP。

GP眼中,LP掏钱越来越难、能掏钱的LP越来越少,还有兴趣掏钱的LP要求却越来越多。为了募资,GP不得已在管理费上做出让步、在项目份额上做出牺牲。

而另一边,受市场氛围影响,LP一言不合就会“翻脸”,与已合作的GP矛盾频发,甚至到了口诛笔伐的地步,LP愤然出手对GP进行声讨。

据不完全了解,今年LP与GP之间出现矛盾争议的事件就不少于3起。某基金背后多家LP聚集在一起共同邀请媒体公开炮轰,并请求媒体对事件进行公开曝光;某GP擅自变更投资标的LP要起诉;某个人LP亲自对已投的知名GP进行控诉……

拉黑GP、下场开撕、写小作文控诉、寻求媒体曝光等不体面的事件在创投圈频繁发生。

LP愈发“强势”,GP的处境不仅难,还“卑微”。然而矛头的根源却指向了GP与LP之间“信任关系的崩塌”。

过去,LP与GP之间更像是雇佣关系,LP把钱交给GP,GP为LP提供专业的管家服务,目的是为LP管理好钱、为LP带来收益。然而当期限满后,多数管家却无法兑现,使得LP对GP之间的产生信任危机。

被伤害的LP,正如夫妻关系中感情受挫的一方一样,不敢易出手。

GP认为现下LP要求多了,而在LP眼中,自己要的并不多,无非是“想要得到尊重、想要有所陪伴”。


双方矛盾升级


矛盾升级,亲密关系如何再建立?

这两年,市场化LP集体收缩,尤其是家办和市场化母基金,陆续离开牌桌,转行的、做FA、下场做直投的、自己创业找PE/VC注资……

根据FOFWEEKLY 发布的2023-Q3 股权投资市场综合活跃指数,三季度一季度市场综合指数依然是下跌状态。最活跃的LP依然是产业和政策型,而财务型LP出资次数和渗透率虽然相对稳定,但对市场的资金供给量进一步收紧。

数据层面令从业者心寒,市场感知也是如此。近期,在与负责募资的朋友交流时,不少朋友都表示基金推进困难重重,募资压力徒增,个人也面临职业压力。

LP出手谨慎一方面是大环境所致,对未来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则是过往的投入不达预期,心生不满,失望所致的逃离。LP对GP提出更多要求的核心原因也同样在于对投资回报信心不足。

究其原因,LP与GP之间的矛盾点是由一方过度承诺而无法兑现所导致的。

1.业绩无法兑现,LP信心缺失

为了搞定LP出资,GP给LP无限画饼、承诺,并善用包装,塑造对机构外品牌形象等来取得LP的信任,从而达到合作目的。

有LP吐槽:“合作前GP随叫随到,甚至清楚地了解L喜好,不叫也到。而一旦合作成功,资金和管理费到手后,GP又有了另一副面孔,日常该有的信息披露需要LP催着才能给”

更何况,大部分GP保证的回报无法兑现。

根据FOFWEEKLY《LP晴雨表2023》中披露的调研数据,超过70%的LP的DPI没有到1,近半数LP的综合IRR与所基金平均IRR在10%-20%,仅有3%的LP综合IRR达到40%以上。

经过时间验证,LP看到的结论是:投股权产品的回报确实相对一般。受市场环境下行影响,本身就信心不足的LP,不仅要担忧大环境,还担忧GP的业绩。

2.画大饼太多,双方预期不对等

承诺无法兑现,进而导致LP心生不满,矛盾升级成为必然的结果。

此外,一旦承诺说出口,在兑现过程中若出现偏差或变化,LP在等待的过程中或将产生新的想法,容易造成双方预期不对等情况,这也是导致双方矛盾升级的一大因素。

LP眼中:大部分GP都是“渣男”,画的饼大多都无疾而终。类似事件发生得多了,LP们也逐渐醒悟并产生共鸣,致使LP出资越来越谨慎,同时对GP的要求也愈发“苛责”。

于是,管理费的收取规则变了、吐槽GP的LP变多了、LP要求GP兜底的一幕也陆续发生。

近期在与市场化LP交流时,LP坦言:投GP,无非是想要和GP配合得更好,诉求是让GP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自己创造营收和投资机会。


要不到钱,至少也要参与感


GP募资困境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FOFWEEKLY发布的《GP生存发展报告》指出:在市场全面“无差别出清”的大环境下,硬实力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GP需要构建软实力体系,提高自身的功能价值,应具备资管属性和功能属性。

事实上,作为出钱的一方,LP的核心诉求就是GP为其提供价值,放在第一位的赚钱,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LP对GP的功能性价值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政策型LP,GP的功能性价值体现在招商引资层面;对于产业型LP,可能会需要GP帮助他们寻找相关的项目而财务型LP的也有与之匹配的功能性需求。

某市场化LP曾用三句话来概括理想中的合作关系:1.互相配合,你为我创造收益,为我提供跟投项目份额,让我有所参与感;2.我喜欢和你喝一杯;3.我叫你过来喝一杯的时候你也很快过来喝一杯。

既然钱赚不到,至少也要让LP有参与感,情绪价值得到满足。

1.创造收益,让LP有参与感

市场化LP的诉求是追求相对高的财务回报,投资GP就是为了让GP为自己赚钱,至少也要为LP提供项目跟投机会,让LP有参与感,并在参与之中把钱赚到。

2.自身得到提升

其次在与GP合作过程中,希望可以有更多深度交流的机会,从GP身上学到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或认知,这也就要求GP必须有远高于他人的认知水平。

3.提供情绪价值

不少GP在敲定LP后,就一改合作前夕的“殷勤姿态”。合作前组局喝酒与LP攀谈交流,合作后,再也不见GP的身影。

近期,就有LP对其刚参投的一家GP展开吐槽,据悉确认合作之后,该机构合伙人就鲜少露面,LP表示体验感很一般。

对GP而言,募资时业绩和项目是基础,能够为LP提供其想要跟投的项目份额也十分关键,让LP有参与感,关键时刻还要满足LP的情绪价值,这样合作关系方可长远。


结语


LP与GP的合作前提建立在信任之上,而信任源自于1.GP真实、靠谱的优秀业绩,2.投资策略与LP在同一叙事框架下,3.诚意十足,为LP推荐优质的直投份额等,来满足LP的参与感,4.过往与LP有深度交集,且后续依然能提供陪伴、交流的情绪价值等。

LP与GP最恰当、合适的相处方式就是互相信任、尊重、学习、成就、陪伴,LP为GP提供资金,GP为LP带来回报,同时满足其日渐多元化的诉求。

下行周期,GP要保持敬畏,用好每一分钱,用信任和真诚挽回LP“冰凉”的内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热文:先走出焦虑的投资人已经忙起来了

热文:LP已经把GP当FA了

荐读:投资赛道拥挤,GP如何破局?

活动为什么GP都往杭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