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ASED GLOBAL PLATFORM FOR GPs & LPs
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邮箱地址
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创建一个新帐户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名称
邮箱地址
密码
确认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已有账户? 登录!
请到邮箱确认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FOF WEEKLY Account terms of service
1. 本网站注册会员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发布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病毒、政治言论、商业信息等信息。
2,在所有的文章发表在网站,该网站编辑最后的权利,并有权打印或发布给第三方,如果您的信息不全,我们将有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使用你的工作发表在网站。
3.在注册过程中,您将选择注册名称和密码。登记名称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您必须对您的密码保密,并且您将对以您的注册名称和密码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已有账户? 登录!
邮箱地址

千军万马闯“专精特新”,GP如何生存?

FOFWEEKLY Updated September 18, 2023

在产业层面,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点的企业,因为研发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等特点,而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专精特新”领域不仅面临行业细分,同时也伴随着国产化替代,然而在千军万马的市场中,投资人面临加倍的竞争,需要挖掘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尽早布局。但同时,投早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方向性。坚守长期主义,补强能力,才有可能熬过契机真正的活下来。

日前「专精特新投资论坛」上,一场以“变局时代的专精特新产业投资”为主题圆桌引起嘉宾们的热烈讨论,建发新兴投资副总经理王玉良担任圆桌主持人,与熠美投资合伙人胡焕瑞、中信建设资本执行总经理胡苏、粤澳半导体合伙人毛振华、天际资本创始人张倩、临芯投资管理合伙人刘光军、东方嘉富管理首席运营官金春燕,共同探讨了“变局时代的专精特新产业投资”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千军万马闯“专精特新”,GP如何生存?

以下为超级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的发言实录,经FOFWEEKLY精编整理,有删减:


专精特新的内涵


王玉良:请大家谈一下,在我们投了大量类似于AI、半导体和碳中和这样的企业之后,接下来怎么办?在硬科技投资估值高的情况下,该如何投?

金春燕:我们投资的100家企业中,有近一半是专精特新企业。最近几年专精特新的概念比较火,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标签,我们都是在投完之后才被认定为这个类型的。每家机构都会有选择的标准,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概念,而是标的本身,它身上是否具备一些可能性。

我们整个框架中有个三横三纵。我们会选一些大的赛道,这些赛道里可能会有创新点。我们会首先关注团队里的人,其次是这个赛道有一些特点,我们不会选那种热门赛道,也不会从资本市场退出的项目里去选。在热门赛道中,要选对关键点,或者在更细分的点上进行更为深入的布局。

刘光军:专精特新的说法,我们以前叫做行业细分,我们的理想原则就是选这种细分行业,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而可能成为行业龙头。选这种公司时,就要跟投资人共同畅想它的未来,真正理解这个市场,才能下决心去投资。我们在2019年投资了一家公司,那时候民工已坐在门口要债了,我们找了一个LP,跟公司的人充分交流后,紧急输入4000万,现在这家公司已经上市,国内所有做电池的公司都是它的客户。这家公司发展得很艰辛,CEO都忍受不了辞职了,但董事长一直在坚持。这家公司也不善于与外界交流,一直在练内功,所以这就需要投资人深入这个行业去理解这些公司。

国家现在强调“专精特新”,其实是从全局竞争的需要出发的。以前国内缺少这样的企业,现在要让这样的企业大量涌现,一是需要相应的管理文化和理念,二是需要整个生态对于专利个性企业的容忍度和支持度。目前大企业还没有形成“专精特新”所需的这种精神,所以愿意让小企业来建生态,创立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大企业同样至关重要。

目前国家强调专精特新,其实是强调国家全局竞争的一个需要。以前国内缺少家族企业,家族企业通常需要几年的积累,最主要的是管理文化和一些理念,此外还有整个生态对这种专利个性企业的容忍度,或者宽容度、支持度。目前我们大企业还没有形成这种精神,愿意让这些小企业来建生态这种精神。

在“专精特新”领域,目前还在倡导国产替代,其本质就是供应链的再造,国产替代之后应该还有国产全球替代,到时一个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会被重新打造出来。

张倩:我对此非常有感触,回顾过往投出的每一个代表案例,结果都反映了创始人的特质。作为投资人,就是要去发掘并激发他们的潜力,通过跟他们一起经历磨难,最后收获回报。我发现在创始人最困难的时候进入项目,最后的回报往往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喜欢去挖掘一些水下项目的原因。

中美供应链脱钩确实带来很多机会,比如我们2019年挖掘的长江存储,这是一家成立三年的公司,但国内存储芯片当时却百分百依赖进口,所以它是中国第一家量产的企业。到了去年年底,它新一代的产品已经超越了美光和三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今年它的价值进一步爆发,它是国产最可能商业化的解决方案。中美科技脱钩,类似的机会还很多,本土的科技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会。  

我还关注到一个新趋势,就是以中国为主的新的供应链在全球化,中国有很多世界领先的赛道,供应链不只在中国,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家去国外建立另外一套供应链。如果跟着中国优秀企业家去投,就会发现这又是一波机会。这就是说海外的供应链我们可以投,中国的供应链我们也可以投,特别对美元基金,这是一个专注于产业的投资机会。当然这里边挑战也很多,项目的建设周期又长,有时行业周期很短,一两年暴利赚完之后赛道需求就暴跌。对此,投资机构要特别小心。要深抓产业,多抓水下项目,尽早投进去,同时不要过度相信明星项目,多做功课。  

毛振华: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感受是挑战在哪里,机遇就在哪里。我们专注于半导体投资,过去10年,半导体产业围绕设计产业来发展,成长起了大量的平台型公司。设计本身对于产业积累要求没那么高,经过5至10年发展,就能培养起一批非常优秀的设计人才,这些人去创业,就能让具体的项目落地。过去十年消费电子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芯片设计端的需求增长,投资机构真正的发力点,正是装备和材料端,这也是被卡得最凶的地方

装备和材料端的难点首先是人才,需要5到10年培养起一批设计人才,而在装备和材料端,没有二十年,甚至30年,是没办法真干成事。中国确实没有这样的的土壤,大部分几年或十年就跳槽了,或者升到管理岗位去了,而国外的制造人才几十年如一日就干一件事。装备端的周期敏感度也更高,给投资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接下来我们要在专业核心投资领域,去啃真正的硬骨头。

胡苏:中信建投的业务可能更为综合一些,既有一级也有二级,我们中信建投资本主要还是做一级市场,既管理直投基金,也管理母基金,当然今年也拓展了S基金。今年以来,大家感到越来越难投,我们也有类似的感受。过去三年到五年的周期里,确实是水大鱼大,所以短平快、高收益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短平快的机会越来越难投了。增长下来了,不确定性却上去了,但估值却反而往上走。但机会还是有,我们自己也在按照重点覆盖的行业方向走。

以清洁能源为例,即使不考虑迭代的新技术,单轮存量技术工程化的事,这里边有很多卡脖子的堵点,在工艺环节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在能源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系统研究下来会形成一种地图式的全貌性认知,但真投时还是不好投。

这是因为过去几年短平快高的氛围还在影响着大家,还是没有走出这种预期。另一个原因是革命性的技术在发展的进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它的成长周期里面对的挑战难度是很大的。所以以前的短平快风格,需要回归到新的发展周期,或者说新常态下,要按产业常态化的规律,深耕新技术的机会。

胡焕瑞:我们稍微有点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做方法的,看的面更广。我们认为不同的赛道有不同的打法,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从中挑一些我们认为好的项目跟进,这是我们的常规业务。常规业务决定了我们要做资产配置,希望有一个可预见的更稳定的策略,能够持续扩大。

我们做资产配置要看几件事,一是大赛道,二是确定性的长趋势。在一个赛道,我们初选合作GP时会比较苛刻,一旦形成合作关系,这个策略可以做,第二期、第三期继续往下做。所以我们的选择是赛道要好,还要能持续十年甚至几十年。这几年行业受到了巨大挑战,挑战来自于地缘政治。许多项目重新建,需要十几、二十年,但我们很难判断十年以后产业是什么样的。

张倩:赛道变迁确实很大,我记得2019年募资,那时有些LP对投芯片存在质疑。美国芯片这么便宜,国内芯片几十年都可能不赚钱,但我们还是坚持投抓得住这波历史性机遇的优秀企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此外,我们特别关注平台型企业,我们发现字节用的一家数据库公司做得特别好,就把它发掘出来,这家公司现在发展得很好。现在又投了开源中国,还是平台型公司,这类公司现在的估值可能是十几亿人民币,但一旦成为商业化平台,就可能有几百亿的成长机会。所以当这种平台型新公司处于1.0时代,很有生命力时,你要投它的2.0时代,这样投资就会有三到四波成长的机会,它的上下游产业链还会带来一波成长机会。

另外,我们关注创新,天际生态圈有40多位科学企业家,他们很多人都正当年,所以我们鼓励他们创业。在当今时代,只要手上有人才,对赛道有认知,看得到它的未来,掌握了这样两个稀缺的资源,就掌握了未来。


半导体领域的投资策略


王玉良:前几年大家投半导体时还比较舒服,但现在所有的钱全进来了,怎么办?所有人都在往赛道里挤。二级市场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低端半导体企业产能过剩,今年Q1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多往下缓冲,高端也做不出来。现在大家是觉得一级便宜?还是二级更便宜?

毛振华:我们聚焦在半导体这块,我会从几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点,周期这件事儿本身是一个阶段性的事儿,趋势才是一个长期的事儿。

如果说我们把大趋势看明白了,在中美博弈中,中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进程中,半导体技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大趋势不会错。中间的这些阶段的波动,是我们必须要忍受的。

明白了这一层,我们就明白行业里有2000多个竞争对手,也不会影响投资的决心。你会想明白为什么某些企业会脱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龙头,因为它有竞争优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分析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当我们跟人卷的时候,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具体到粤澳身上,我们肯定更多利用好我们新兴租赁平台,去发挥整个产业优势。

为了找到真正的标的,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别人找不到的,二是投别人价格进不去的,三是我们会主导一些项目。我们有一些类似于中芯国际这样的产业合作伙伴,我们会跟它们联合开发一些项目。当半导体创业进入深水区之后,无论是人才还是资源都是分散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这样的机构马上聚合、整合、主导一些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的抓手。

刘光军:我跟毛总有很多相似的感受,现在的投资策略跟早期很不一样。在项目寻找上面,我们需要把产业链横向打开,判读这个企业跟它横向的对手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这些特质可能会支撑它持续几十年的发展。把这些特质分析出来后,投资就容易确定了。

此外投资要投早,但前提条件是要有方向性。不能把别人的IP简单拿过来重新创新,简单复制别人东西的创业项目,我们是要尽量避开的。未来IPO周期太长,我估计很多资本都熬不过这个周期。反过来在产业链发展早期,就可以图早,因为在这个领域技术有一定的领先性,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投这些项目。

王玉良:听了各位的思考,我觉得当下自己必须要有真本事和独立思考,坚守长期主义,还要补强能力,才有可能熬过周期活下来。谢谢大家,非常荣幸与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热文:茅台牵手瑞幸,左手LP,右手GP

热文:为了A股,再苦一苦PE/VC吧

荐读:投资赛道拥挤,GP如何破局?

荐读CVC到底赚不赚钱?

推荐阅读
一周快讯丨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征集母子基金管理机构;50.1亿,漳州最大规模母基金备案成功;70亿元,富士康拟设立绿能开发基金
普莱柯参投设立产业基金
深中发展基金成功完成备案
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
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邮箱地址
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创建一个新帐户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名称
邮箱地址
密码
确认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已有账户? 登录!
请到邮箱确认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FOF WEEKLY Account terms of service
1. 本网站注册会员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发布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病毒、政治言论、商业信息等信息。
2,在所有的文章发表在网站,该网站编辑最后的权利,并有权打印或发布给第三方,如果您的信息不全,我们将有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使用你的工作发表在网站。
3.在注册过程中,您将选择注册名称和密码。登记名称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您必须对您的密码保密,并且您将对以您的注册名称和密码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已有账户? 登录!
邮箱地址

千军万马闯“专精特新”,GP如何生存?

FOFWEEKLY Updated September 18, 2023

在产业层面,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点的企业,因为研发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等特点,而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专精特新”领域不仅面临行业细分,同时也伴随着国产化替代,然而在千军万马的市场中,投资人面临加倍的竞争,需要挖掘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尽早布局。但同时,投早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方向性。坚守长期主义,补强能力,才有可能熬过契机真正的活下来。

日前「专精特新投资论坛」上,一场以“变局时代的专精特新产业投资”为主题圆桌引起嘉宾们的热烈讨论,建发新兴投资副总经理王玉良担任圆桌主持人,与熠美投资合伙人胡焕瑞、中信建设资本执行总经理胡苏、粤澳半导体合伙人毛振华、天际资本创始人张倩、临芯投资管理合伙人刘光军、东方嘉富管理首席运营官金春燕,共同探讨了“变局时代的专精特新产业投资”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千军万马闯“专精特新”,GP如何生存?

以下为超级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的发言实录,经FOFWEEKLY精编整理,有删减:


专精特新的内涵


王玉良:请大家谈一下,在我们投了大量类似于AI、半导体和碳中和这样的企业之后,接下来怎么办?在硬科技投资估值高的情况下,该如何投?

金春燕:我们投资的100家企业中,有近一半是专精特新企业。最近几年专精特新的概念比较火,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标签,我们都是在投完之后才被认定为这个类型的。每家机构都会有选择的标准,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概念,而是标的本身,它身上是否具备一些可能性。

我们整个框架中有个三横三纵。我们会选一些大的赛道,这些赛道里可能会有创新点。我们会首先关注团队里的人,其次是这个赛道有一些特点,我们不会选那种热门赛道,也不会从资本市场退出的项目里去选。在热门赛道中,要选对关键点,或者在更细分的点上进行更为深入的布局。

刘光军:专精特新的说法,我们以前叫做行业细分,我们的理想原则就是选这种细分行业,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而可能成为行业龙头。选这种公司时,就要跟投资人共同畅想它的未来,真正理解这个市场,才能下决心去投资。我们在2019年投资了一家公司,那时候民工已坐在门口要债了,我们找了一个LP,跟公司的人充分交流后,紧急输入4000万,现在这家公司已经上市,国内所有做电池的公司都是它的客户。这家公司发展得很艰辛,CEO都忍受不了辞职了,但董事长一直在坚持。这家公司也不善于与外界交流,一直在练内功,所以这就需要投资人深入这个行业去理解这些公司。

国家现在强调“专精特新”,其实是从全局竞争的需要出发的。以前国内缺少这样的企业,现在要让这样的企业大量涌现,一是需要相应的管理文化和理念,二是需要整个生态对于专利个性企业的容忍度和支持度。目前大企业还没有形成“专精特新”所需的这种精神,所以愿意让小企业来建生态,创立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大企业同样至关重要。

目前国家强调专精特新,其实是强调国家全局竞争的一个需要。以前国内缺少家族企业,家族企业通常需要几年的积累,最主要的是管理文化和一些理念,此外还有整个生态对这种专利个性企业的容忍度,或者宽容度、支持度。目前我们大企业还没有形成这种精神,愿意让这些小企业来建生态这种精神。

在“专精特新”领域,目前还在倡导国产替代,其本质就是供应链的再造,国产替代之后应该还有国产全球替代,到时一个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会被重新打造出来。

张倩:我对此非常有感触,回顾过往投出的每一个代表案例,结果都反映了创始人的特质。作为投资人,就是要去发掘并激发他们的潜力,通过跟他们一起经历磨难,最后收获回报。我发现在创始人最困难的时候进入项目,最后的回报往往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喜欢去挖掘一些水下项目的原因。

中美供应链脱钩确实带来很多机会,比如我们2019年挖掘的长江存储,这是一家成立三年的公司,但国内存储芯片当时却百分百依赖进口,所以它是中国第一家量产的企业。到了去年年底,它新一代的产品已经超越了美光和三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今年它的价值进一步爆发,它是国产最可能商业化的解决方案。中美科技脱钩,类似的机会还很多,本土的科技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会。  

我还关注到一个新趋势,就是以中国为主的新的供应链在全球化,中国有很多世界领先的赛道,供应链不只在中国,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家去国外建立另外一套供应链。如果跟着中国优秀企业家去投,就会发现这又是一波机会。这就是说海外的供应链我们可以投,中国的供应链我们也可以投,特别对美元基金,这是一个专注于产业的投资机会。当然这里边挑战也很多,项目的建设周期又长,有时行业周期很短,一两年暴利赚完之后赛道需求就暴跌。对此,投资机构要特别小心。要深抓产业,多抓水下项目,尽早投进去,同时不要过度相信明星项目,多做功课。  

毛振华: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感受是挑战在哪里,机遇就在哪里。我们专注于半导体投资,过去10年,半导体产业围绕设计产业来发展,成长起了大量的平台型公司。设计本身对于产业积累要求没那么高,经过5至10年发展,就能培养起一批非常优秀的设计人才,这些人去创业,就能让具体的项目落地。过去十年消费电子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芯片设计端的需求增长,投资机构真正的发力点,正是装备和材料端,这也是被卡得最凶的地方

装备和材料端的难点首先是人才,需要5到10年培养起一批设计人才,而在装备和材料端,没有二十年,甚至30年,是没办法真干成事。中国确实没有这样的的土壤,大部分几年或十年就跳槽了,或者升到管理岗位去了,而国外的制造人才几十年如一日就干一件事。装备端的周期敏感度也更高,给投资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接下来我们要在专业核心投资领域,去啃真正的硬骨头。

胡苏:中信建投的业务可能更为综合一些,既有一级也有二级,我们中信建投资本主要还是做一级市场,既管理直投基金,也管理母基金,当然今年也拓展了S基金。今年以来,大家感到越来越难投,我们也有类似的感受。过去三年到五年的周期里,确实是水大鱼大,所以短平快、高收益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短平快的机会越来越难投了。增长下来了,不确定性却上去了,但估值却反而往上走。但机会还是有,我们自己也在按照重点覆盖的行业方向走。

以清洁能源为例,即使不考虑迭代的新技术,单轮存量技术工程化的事,这里边有很多卡脖子的堵点,在工艺环节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在能源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系统研究下来会形成一种地图式的全貌性认知,但真投时还是不好投。

这是因为过去几年短平快高的氛围还在影响着大家,还是没有走出这种预期。另一个原因是革命性的技术在发展的进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它的成长周期里面对的挑战难度是很大的。所以以前的短平快风格,需要回归到新的发展周期,或者说新常态下,要按产业常态化的规律,深耕新技术的机会。

胡焕瑞:我们稍微有点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做方法的,看的面更广。我们认为不同的赛道有不同的打法,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从中挑一些我们认为好的项目跟进,这是我们的常规业务。常规业务决定了我们要做资产配置,希望有一个可预见的更稳定的策略,能够持续扩大。

我们做资产配置要看几件事,一是大赛道,二是确定性的长趋势。在一个赛道,我们初选合作GP时会比较苛刻,一旦形成合作关系,这个策略可以做,第二期、第三期继续往下做。所以我们的选择是赛道要好,还要能持续十年甚至几十年。这几年行业受到了巨大挑战,挑战来自于地缘政治。许多项目重新建,需要十几、二十年,但我们很难判断十年以后产业是什么样的。

张倩:赛道变迁确实很大,我记得2019年募资,那时有些LP对投芯片存在质疑。美国芯片这么便宜,国内芯片几十年都可能不赚钱,但我们还是坚持投抓得住这波历史性机遇的优秀企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此外,我们特别关注平台型企业,我们发现字节用的一家数据库公司做得特别好,就把它发掘出来,这家公司现在发展得很好。现在又投了开源中国,还是平台型公司,这类公司现在的估值可能是十几亿人民币,但一旦成为商业化平台,就可能有几百亿的成长机会。所以当这种平台型新公司处于1.0时代,很有生命力时,你要投它的2.0时代,这样投资就会有三到四波成长的机会,它的上下游产业链还会带来一波成长机会。

另外,我们关注创新,天际生态圈有40多位科学企业家,他们很多人都正当年,所以我们鼓励他们创业。在当今时代,只要手上有人才,对赛道有认知,看得到它的未来,掌握了这样两个稀缺的资源,就掌握了未来。


半导体领域的投资策略


王玉良:前几年大家投半导体时还比较舒服,但现在所有的钱全进来了,怎么办?所有人都在往赛道里挤。二级市场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低端半导体企业产能过剩,今年Q1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多往下缓冲,高端也做不出来。现在大家是觉得一级便宜?还是二级更便宜?

毛振华:我们聚焦在半导体这块,我会从几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点,周期这件事儿本身是一个阶段性的事儿,趋势才是一个长期的事儿。

如果说我们把大趋势看明白了,在中美博弈中,中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进程中,半导体技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大趋势不会错。中间的这些阶段的波动,是我们必须要忍受的。

明白了这一层,我们就明白行业里有2000多个竞争对手,也不会影响投资的决心。你会想明白为什么某些企业会脱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龙头,因为它有竞争优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分析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当我们跟人卷的时候,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具体到粤澳身上,我们肯定更多利用好我们新兴租赁平台,去发挥整个产业优势。

为了找到真正的标的,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别人找不到的,二是投别人价格进不去的,三是我们会主导一些项目。我们有一些类似于中芯国际这样的产业合作伙伴,我们会跟它们联合开发一些项目。当半导体创业进入深水区之后,无论是人才还是资源都是分散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这样的机构马上聚合、整合、主导一些项目。这些都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的抓手。

刘光军:我跟毛总有很多相似的感受,现在的投资策略跟早期很不一样。在项目寻找上面,我们需要把产业链横向打开,判读这个企业跟它横向的对手比,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这些特质可能会支撑它持续几十年的发展。把这些特质分析出来后,投资就容易确定了。

此外投资要投早,但前提条件是要有方向性。不能把别人的IP简单拿过来重新创新,简单复制别人东西的创业项目,我们是要尽量避开的。未来IPO周期太长,我估计很多资本都熬不过这个周期。反过来在产业链发展早期,就可以图早,因为在这个领域技术有一定的领先性,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投这些项目。

王玉良:听了各位的思考,我觉得当下自己必须要有真本事和独立思考,坚守长期主义,还要补强能力,才有可能熬过周期活下来。谢谢大家,非常荣幸与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热文:茅台牵手瑞幸,左手LP,右手GP

热文:为了A股,再苦一苦PE/VC吧

荐读:投资赛道拥挤,GP如何破局?

荐读CVC到底赚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