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ASED GLOBAL PLATFORM FOR GPs & LPs
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邮箱地址
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创建一个新帐户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名称
邮箱地址
密码
确认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已有账户? 登录!
请到邮箱确认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FOF WEEKLY Account terms of service
1. 本网站注册会员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发布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病毒、政治言论、商业信息等信息。
2,在所有的文章发表在网站,该网站编辑最后的权利,并有权打印或发布给第三方,如果您的信息不全,我们将有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使用你的工作发表在网站。
3.在注册过程中,您将选择注册名称和密码。登记名称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您必须对您的密码保密,并且您将对以您的注册名称和密码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已有账户? 登录!
邮箱地址

PEVC,没有资产、创造资产也要上

FOFWEEKLY Updated May 13, 2022

本期导读:

PEVC在过去这几年,太多的人像二级市场一样追涨杀跌、坐庄,在二级市场低迷的2022年,终于玩成了“一二级倒挂”。

但是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一二级倒挂并不意味着机会消失。


作者丨王家

本期推荐阅读时长:5分钟


前两天写了《PEVC,三重暴击》,很多朋友感觉有共鸣。


但是,一级市场不会被消灭,还有些前面1~2年省着花的,市场下滑之前募资成功的,还在准备出手。


只不过形势这么不明朗,手里有粮心里也慌,PEVC的钱也不是自己的,大家还是很谨慎。


用术语说这叫“风险偏好”下降,用俗话说就是“不要在压路机前捡硬币”。


一种策略是空仓,可是空仓时间太长,管理费和Carry就拿不到了。


更重要的是,空仓虽然能帮着金主少亏钱,但这个投资策略——金主也会。没有人愿意每年花2%的管理费,让别人替自己空仓。


方向不明、市场不好,很多GP提出的要求让人匪夷所思。


最近听到一个没什么名气的VC给FA朋友下达了这么几个找项目的要求:

·既要,价格低;

·又要,业绩好;

·还要,有知名投资人背书;

。。。。。

这种市场行情下哪里找这样的项目呢?三番五次金主爸爸感觉FA推过来的项目不好,还冷嘲热讽。


FA这2年总是受气,朋友说当时差点就开骂了。


本来话到嘴边,让VC回去照照镜子(他其实是想说撒泡尿来着)。


突然他灵机一动:


“我感觉您最近可以试试二级市场~~~~”


这其实直指了一个问题,当下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价格倒挂很严重。


前段时间“碳中和”在一级市场还算是个不错的机会,有朋友在研究氢能源。


聊了几个之后,感觉技术是好技术、团队也能打,就是叫价太高——我打开软件概念板块一看,有那个钱还不如投资上市公司呢。


说一句不好听的,与其赌一群这个大学、那个研究所的毛头小子,还不如赌在氢能源上已经浸淫了十几年的企业家。


更何况这些企业家的公司里,本来也有一群名校的硕士博士。


在很多行业,创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估值都是倒挂的,上次提到了,这种局面下PE和VC实在下不去手,LP那边没法解释。


按理说这事情可能就僵在这了,但是有几个思路很有意思。


企业贵,但是人便宜。


我比较熟悉消费行业,去年初的时候很多知名企业的高管、创始人一个个地心高气傲。比如:


“就我操盘的这摊事儿,拿出来做个新的公司不得1000万估值起步啊!”


他要的还是美金。


前段时间见面,消费市场从一级到二级都不怎么样,语气变成了:


“哎,拿个300万人民币,20%先干着呗。实心实意的话,30%也成”。


一级市场里“创造资产”的玩法其实一直存在,做局。


我并不认为做局是一个什么负面词汇,取决于市场位置、取决于产业阶段。


比如说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产生初期,市场一眼望去都是机会,为了尽快卡位,就要从老牌企业或者学校里组建个团队,搭配些政策上的疏通。


当然到了最近2年,再组同样行业的局,就有点纯粹割韭菜的味道了。


再比如消费升级刚起步的时候,一级市场价格很低,做局就让所有参与者能挣钱;你要是去年年初再“做局”,那就纯粹是收割后轮投资人。


当下的市场还是有几个方向是可以“创造资产”的。


比如元宇宙,全球各国都在做,但是没人知道怎么做。


如果你相信未来世界会全面数字化,人类与现实交互会从手指变成全身所有器官,经济体系会进一步升级,等等等等。


互联网公司焦虑的高管、学校里有冲劲的年轻人、基础技术研发却一直没找到场景的企业,都在价格低位。


业务市场、资本市场、人力市场经常是割裂,没有价格合理的资产,创造价格合理的资产不就完事儿了。


事实上当下的市场里,下行行业高管的命运并不像财经公众号里写的那般:凄惨、走投无路、高不成低不就。


对那些还希望在一级市场翻云覆雨的机构来说,最近几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劝人创业”、“低价入股”。


以前我听地产行业的大哥说过一种操盘思路。


地产周期的起起伏伏会造就很多烂尾楼和烂尾项目,对很多明星级别的烂尾项目来说,套在里面的股东动弹不得,外面的投资人垂涎三尺但又投鼠忌器。


这个时候有实力的人并不会像电影小说那样充当从天而降的救世主,而是会想尽办法拿下附近的地块区域,做个定位类似的项目。然后在销售部门的例会上说:


你就和客户说:你看xxxx那么好的项目现在完不了工,我们这个项目打6折就能买到,是不是考虑一下?


消费行业也是这样,我们有一个经典的策略,叫“平替”。


你不是买不起LV的包包么?但我这个是LV同一个代工厂的产品,要不要试试

你不是买不起哈曼卡顿的音箱么?我这个工厂楼上就是哈曼卡顿的产线。


过去10多年中国本土品牌有很多人就搭上了海外品牌价格虚高的东风,用同样的工厂和类似的技术,打造除了中国企业的“平替”。


所以我很看好这种创业企业估值虚高背景下的资产平替。


都是一个脖子扛个脑袋,面对虚高的估值,只用1/10的价格获得一个新资产,何乐而不为?


一二级市场倒挂也可以搞联动。


二级市场好的时候,PEVC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找到上市公司。


求收购。


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资本市场一派欣欣向荣,除了在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之下有无数热钱涌入一级市场以外,还因为估值高企到爆炸的上市公司到处收购资产。


很多朋友在那一波实现了财富自由。


当然有些人选择了被全现金收购,现在享受沙滩和登山好几年了;有些贪图高估值,选择了换股,


但是二级市场这东西,起伏一点也不比一级市场小。


最近和很多高净值、产业引导基金聊,他们又开始考虑二级市场屡试不爽的策略了。

借壳。


说白了就是通过上市公司,并装入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中国自打出现股市出现的那天起,借壳上市的玩法就出现了。


PEVC最终目的是什么?——变现。


你再说自己是明日龙头、未来趋势,最终还是要在二级市场寻找变现机会的。


现在A股如此低迷,很多上市公司市值已经又回到了10几亿的市值,对很多PE阶段的投资人来说,先收购上市公司的壳,再装入资产已经变得极有性价比。


前段时间和某个省份的引导基金聊天,谈到2022年省里仍有“实现n家公司上市”的要求。


(上市公司对很多省份来说,仍然是绝对的加分项,这不能用赚不赚钱来衡量)


那个操盘的朋友说:与其在IPO那里排队,我直接股市里收几个壳,再装入资产好不好?

当时我在星巴克,嘬着美式咖啡想了半天,发现这个逻辑实在无懈可击。


过去这3年时间,其实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们也已经萌生了退意。


对他们来说,2020年初是一个分水岭,曾经乘上时代火车的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把自己的企业做成了上市公司。然而在三年时间里,从最开始的坚持、到中途的迷茫,终于在2022年初的时候发现:


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自己只不过是在赚时代的β,并没有点石成金、创造α的能力。


这个时候,让还有抱负的资本接受自己上市公司的“壳”,无疑是一笔双赢。


只不过是又一次轮回。


投资,本质上说就是寻找符合自己投资风险需求资产的过程,谁说一级市场就要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寻找机会?


二级市场有白马股和成长股的切换,有从景气投资到稳健投资的变迁,一级市场怎么就只能有一种玩法呢?


PEVC在过去这几年,太多的人像二级市场一样追涨杀跌、坐庄,在二级市场低迷的2022年,终于玩成了“一二级倒挂”。


但是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一二级倒挂并不意味着机会消失。


就像二级市场不断下跌,也在酝酿新的机会一样,一级市场内外部的估值扭曲,虽然让大部分人感到难受,但确实也孕育了全新的机会。


我很同意一句话,也是一二级市场共通的法则——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推荐阅读
一周快讯丨武汉产业发展基金征集母子基金管理机构;50.1亿,漳州最大规模母基金备案成功;70亿元,富士康拟设立绿能开发基金
普莱柯参投设立产业基金
深中发展基金成功完成备案
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
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邮箱地址
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创建一个新帐户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名称
邮箱地址
密码
确认密码
阅读并同意
母基金条款和条件
已有账户? 登录!
请到邮箱确认注册
中国
全球平台
用于GPs和lp
FOF WEEKLY Account terms of service
1. 本网站注册会员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发布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病毒、政治言论、商业信息等信息。
2,在所有的文章发表在网站,该网站编辑最后的权利,并有权打印或发布给第三方,如果您的信息不全,我们将有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使用你的工作发表在网站。
3.在注册过程中,您将选择注册名称和密码。登记名称的选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您必须对您的密码保密,并且您将对以您的注册名称和密码进行的所有活动负责。
已有账户? 登录!
邮箱地址

PEVC,没有资产、创造资产也要上

FOFWEEKLY Updated May 13, 2022

本期导读:

PEVC在过去这几年,太多的人像二级市场一样追涨杀跌、坐庄,在二级市场低迷的2022年,终于玩成了“一二级倒挂”。

但是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一二级倒挂并不意味着机会消失。


作者丨王家

本期推荐阅读时长:5分钟


前两天写了《PEVC,三重暴击》,很多朋友感觉有共鸣。


但是,一级市场不会被消灭,还有些前面1~2年省着花的,市场下滑之前募资成功的,还在准备出手。


只不过形势这么不明朗,手里有粮心里也慌,PEVC的钱也不是自己的,大家还是很谨慎。


用术语说这叫“风险偏好”下降,用俗话说就是“不要在压路机前捡硬币”。


一种策略是空仓,可是空仓时间太长,管理费和Carry就拿不到了。


更重要的是,空仓虽然能帮着金主少亏钱,但这个投资策略——金主也会。没有人愿意每年花2%的管理费,让别人替自己空仓。


方向不明、市场不好,很多GP提出的要求让人匪夷所思。


最近听到一个没什么名气的VC给FA朋友下达了这么几个找项目的要求:

·既要,价格低;

·又要,业绩好;

·还要,有知名投资人背书;

。。。。。

这种市场行情下哪里找这样的项目呢?三番五次金主爸爸感觉FA推过来的项目不好,还冷嘲热讽。


FA这2年总是受气,朋友说当时差点就开骂了。


本来话到嘴边,让VC回去照照镜子(他其实是想说撒泡尿来着)。


突然他灵机一动:


“我感觉您最近可以试试二级市场~~~~”


这其实直指了一个问题,当下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价格倒挂很严重。


前段时间“碳中和”在一级市场还算是个不错的机会,有朋友在研究氢能源。


聊了几个之后,感觉技术是好技术、团队也能打,就是叫价太高——我打开软件概念板块一看,有那个钱还不如投资上市公司呢。


说一句不好听的,与其赌一群这个大学、那个研究所的毛头小子,还不如赌在氢能源上已经浸淫了十几年的企业家。


更何况这些企业家的公司里,本来也有一群名校的硕士博士。


在很多行业,创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估值都是倒挂的,上次提到了,这种局面下PE和VC实在下不去手,LP那边没法解释。


按理说这事情可能就僵在这了,但是有几个思路很有意思。


企业贵,但是人便宜。


我比较熟悉消费行业,去年初的时候很多知名企业的高管、创始人一个个地心高气傲。比如:


“就我操盘的这摊事儿,拿出来做个新的公司不得1000万估值起步啊!”


他要的还是美金。


前段时间见面,消费市场从一级到二级都不怎么样,语气变成了:


“哎,拿个300万人民币,20%先干着呗。实心实意的话,30%也成”。


一级市场里“创造资产”的玩法其实一直存在,做局。


我并不认为做局是一个什么负面词汇,取决于市场位置、取决于产业阶段。


比如说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产生初期,市场一眼望去都是机会,为了尽快卡位,就要从老牌企业或者学校里组建个团队,搭配些政策上的疏通。


当然到了最近2年,再组同样行业的局,就有点纯粹割韭菜的味道了。


再比如消费升级刚起步的时候,一级市场价格很低,做局就让所有参与者能挣钱;你要是去年年初再“做局”,那就纯粹是收割后轮投资人。


当下的市场还是有几个方向是可以“创造资产”的。


比如元宇宙,全球各国都在做,但是没人知道怎么做。


如果你相信未来世界会全面数字化,人类与现实交互会从手指变成全身所有器官,经济体系会进一步升级,等等等等。


互联网公司焦虑的高管、学校里有冲劲的年轻人、基础技术研发却一直没找到场景的企业,都在价格低位。


业务市场、资本市场、人力市场经常是割裂,没有价格合理的资产,创造价格合理的资产不就完事儿了。


事实上当下的市场里,下行行业高管的命运并不像财经公众号里写的那般:凄惨、走投无路、高不成低不就。


对那些还希望在一级市场翻云覆雨的机构来说,最近几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劝人创业”、“低价入股”。


以前我听地产行业的大哥说过一种操盘思路。


地产周期的起起伏伏会造就很多烂尾楼和烂尾项目,对很多明星级别的烂尾项目来说,套在里面的股东动弹不得,外面的投资人垂涎三尺但又投鼠忌器。


这个时候有实力的人并不会像电影小说那样充当从天而降的救世主,而是会想尽办法拿下附近的地块区域,做个定位类似的项目。然后在销售部门的例会上说:


你就和客户说:你看xxxx那么好的项目现在完不了工,我们这个项目打6折就能买到,是不是考虑一下?


消费行业也是这样,我们有一个经典的策略,叫“平替”。


你不是买不起LV的包包么?但我这个是LV同一个代工厂的产品,要不要试试

你不是买不起哈曼卡顿的音箱么?我这个工厂楼上就是哈曼卡顿的产线。


过去10多年中国本土品牌有很多人就搭上了海外品牌价格虚高的东风,用同样的工厂和类似的技术,打造除了中国企业的“平替”。


所以我很看好这种创业企业估值虚高背景下的资产平替。


都是一个脖子扛个脑袋,面对虚高的估值,只用1/10的价格获得一个新资产,何乐而不为?


一二级市场倒挂也可以搞联动。


二级市场好的时候,PEVC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找到上市公司。


求收购。


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资本市场一派欣欣向荣,除了在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之下有无数热钱涌入一级市场以外,还因为估值高企到爆炸的上市公司到处收购资产。


很多朋友在那一波实现了财富自由。


当然有些人选择了被全现金收购,现在享受沙滩和登山好几年了;有些贪图高估值,选择了换股,


但是二级市场这东西,起伏一点也不比一级市场小。


最近和很多高净值、产业引导基金聊,他们又开始考虑二级市场屡试不爽的策略了。

借壳。


说白了就是通过上市公司,并装入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中国自打出现股市出现的那天起,借壳上市的玩法就出现了。


PEVC最终目的是什么?——变现。


你再说自己是明日龙头、未来趋势,最终还是要在二级市场寻找变现机会的。


现在A股如此低迷,很多上市公司市值已经又回到了10几亿的市值,对很多PE阶段的投资人来说,先收购上市公司的壳,再装入资产已经变得极有性价比。


前段时间和某个省份的引导基金聊天,谈到2022年省里仍有“实现n家公司上市”的要求。


(上市公司对很多省份来说,仍然是绝对的加分项,这不能用赚不赚钱来衡量)


那个操盘的朋友说:与其在IPO那里排队,我直接股市里收几个壳,再装入资产好不好?

当时我在星巴克,嘬着美式咖啡想了半天,发现这个逻辑实在无懈可击。


过去这3年时间,其实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们也已经萌生了退意。


对他们来说,2020年初是一个分水岭,曾经乘上时代火车的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把自己的企业做成了上市公司。然而在三年时间里,从最开始的坚持、到中途的迷茫,终于在2022年初的时候发现:


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自己只不过是在赚时代的β,并没有点石成金、创造α的能力。


这个时候,让还有抱负的资本接受自己上市公司的“壳”,无疑是一笔双赢。


只不过是又一次轮回。


投资,本质上说就是寻找符合自己投资风险需求资产的过程,谁说一级市场就要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寻找机会?


二级市场有白马股和成长股的切换,有从景气投资到稳健投资的变迁,一级市场怎么就只能有一种玩法呢?


PEVC在过去这几年,太多的人像二级市场一样追涨杀跌、坐庄,在二级市场低迷的2022年,终于玩成了“一二级倒挂”。


但是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一二级倒挂并不意味着机会消失。


就像二级市场不断下跌,也在酝酿新的机会一样,一级市场内外部的估值扭曲,虽然让大部分人感到难受,但确实也孕育了全新的机会。


我很同意一句话,也是一二级市场共通的法则——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